糖尿病食疗 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高血压 糖尿病足 糖尿病心脏病 糖尿病眼病 神经病变 糖尿病皮肤病 糖尿病脑病 糖尿病治疗 药物知识
您现在的位置: 中国糖尿病网 > 预防保健 > 糖尿病饮食 > 正文:高龄胖孕妇遭遇糖尿病专家:控制饮食是关键。。

高龄胖孕妇遭遇糖尿病专家:控制饮食是关键。。

www.zgtnw.com  2015-12-4  互联网

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一项调查统计显示,妊娠期高危住院病人中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病人比例达到1/6,而在10多年前,本市几乎没有这样的病例。近年来,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,在美国达到1%—3%,在我国已达到1%—2%。在上海,妊娠期糖尿病人数在2%左右。妊娠期糖尿病不仅损害准妈妈健康,更成为新生儿死亡的一大致命“杀手”。

  高龄产妇发病数多

  张小姐是一位职业女性,因为工作压力大,所以一直到35岁才怀孕生育孩子。可是没有想到的是,怀孕没有多久,在一次产科检查中,发现患有妊娠期糖尿病。如今像张小姐这样的病例越来越多。

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主任王宏医生告诉记者,由于现代人结婚晚,生育孩子的年龄也相对较晚,35岁以上的高龄初产产妇,相当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。由于高龄体胖,可能胰岛功能也相应衰退,本来没有怀孕还可以勉强维持,一旦怀孕之后,胎盘分泌许多抗胰岛素因子,抵抗能力就差,胰岛功能供应不足就特别容易产生妊娠期糖尿病

  肥胖孕妇最易患妊娠期糖尿病。体内的脂肪储蓄量太大,胰岛素供应就相对不足,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也就越大。

  妊娠期糖尿病还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,因此母亲曾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孩子再生孩子时需要特别注意。虽然遗传不能控制,但肥胖还是可以通过饮食来节制的。

  激素治疗无碍宝宝

 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和母体都有影响,准妈妈容易出现孕期高血压综合征,而且还容易感染,出现羊水过多、巨大儿等症状,引起产伤、出血,甚至酮症酸中毒等。而对于胎儿,也容易出现“泥膏样儿”,这样的新生儿抵抗力差,容易早产、死亡,比其他正常孩子成熟得也晚,更容易死亡。有可能到35周至36周时肺还没有成熟,甚至透明或呼吸困难,出现畸形儿的可能性也比较大。

  治疗妊娠期糖尿病,光靠饮食控制还不够,必须使用胰岛素。但是目前很多母亲都拒绝使用胰岛素,认为胰岛素是一种激素,对孩子成长有影响。王主任告诉记者,其实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,胰岛素对于胎儿而言,是绝对没有影响的,而且还不会有任何并发症。一般住院满35周以后,就可以出院治疗了。

  无须强调剖腹产

  如今,胖妈妈多了,高龄妈妈多了,许多准妈妈都喜欢选择剖腹产,认为这样安全,风险小。其实,这种想法并不科学。

  如果准妈妈抵抗力差,可以考虑采用剖腹产。条件可能的情况下,即使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也应该尽可能采用正常的阴道分娩。因为妊娠期糖尿病采用剖腹产感染率高,而且无限制地摄入还可能产生巨大儿,采用顺产风险小,并发症少。


最新特别推荐
热门关注文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《高龄胖孕妇遭遇糖尿病专家:控制饮食是关键。。》如不符请按栏目查找,或咨询医学专家。
    糖尿病咨询电话:010-64074800
    郁美娟 主任医师
    毕业于中国第二军医大学,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,积累了丰富的临诊经验,辩症施治,对肿瘤、糖尿病、糖尿病并发症、皮肤病等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...
    田淑芳 主任医师
    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,善于发挥中医临床治疗的特长,擅长治疗:糖尿病、糖尿病并发症、皮肤病、癫痫,肿瘤放化疗等疑难杂症...
    相关推荐
    · 芪蛭降糖片于7月1日起实施报销
    · 治疗糖尿病新药:芪蛭降糖片的说明和价
    · “三级”措施预防胃癌
    · 为糖尿病记好饮食日记
    · 治疗糖尿病的药茶
    · 饮食加桂皮可预防Ⅱ型糖尿病
    · 维生素C和E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危险
    · 缺少维生素E易患糖尿病
    · 牛奶会在某些儿童中增加糖尿病的危险
    · 糖尿病专家解惑:五种人必须使用胰岛素
    · 糖尿病人的天然饮食疗法
    · 高龄胖孕妇遭遇糖尿病专家:控制饮食是关键。。
    ● 专家咨询电话:010-64074800 咨询就诊时间:周一至周日 8:30-11:30 13:30-16:30
    ● 指定临床医院: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 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新仓18号(中国中医科学院北门) 邮编:100700
    ● 特别说明:转载或引用文章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建议、推荐,不能凭此购药、诊断疾病或开处方。
      糖尿病属疑难病症,如果有需要,请在专家指导下用药治疗,欢迎致电咨询。
    COPYRIGHT (C) 2003-2012 ZGTNW.COM INC. 中国糖尿病网糖尿病)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站统计